iPhone17Air的超薄机身让人期待,但2900mAh的小电池总让人捏把汗。
还好iOS26带着三个针对性的电池功能来了,与其说是升级,不如说是给这台“轻薄旗舰”量身定做的“续航解药”。
资深的苹果用户都知道,iPhone的低电量提醒就跟“急刹车”一样,电量一旦到20%,提示窗口就立刻弹出来,并且还伴有一声很突兀的提示音。
要是正在看视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,这种提醒确实很容易让人觉得特别烦。
iOS26全新的低电量警示很贴心,其一为“渐进式警示”,电量达30%时会在状态栏以小字温和提示降至20%才弹出窗口,且能手动关掉,不会强制打断操作,
其二是“智能预判”,会依据你的使用习惯提示“预估还能使用2小时”或者“剩余电量不够撑到下班”,使你提前有心理准备。
对于iPhone17Air来讲,这可是挺关键的事儿,小电池本来就不经用,突然没电的风险那是更高,
这种“提前打个招呼”的设计能免去不少关键时候关机的那种尴尬。
用小屏手机的人常会有这般体验:和大屏手机比,它得更勤地充电,有的时候,充上电就忘了拔,一整晚都在充,老怕电池给充坏;而有的时候,出门前就充了十分钟,又担心电量不够使,心里老是不踏实。
iOS16的充电功能能依照你的日常作息规律提前判断,要是早上出门前电量没到80%,系统会提前半小时弹出提醒告知。
小电池能有啥可怕的?最多就是在把性能都打开的时候会出现“一下子掉电很多”的情况像玩游戏的时候突然换成最高画质,电量大概十分钟就能掉15%;但大部分时候,我们实际上根本就不需要用到这么强的性能。
iOS26的自适应电量功能就跟个“智能小开关”似的能按照你使用手机的实际情况,自动对性能释放的程度进行调整,你在刷微信或者浏览网页的时候,它会默默降低CPU频率,优先确保手机的续航时间;
你打开游戏或者修图软件这类高负荷的应用程序时,它又会快速将性能提升到最高,根据实验室的数据,这个功能能够让iPhone17Air的持续使用时间增加1.5个小时。
最关键的是用的时间越长,它就越摸清你的习性,要是你是爱社交的人,它就会重点去优化后台刷新的功耗;要是你特爱刷短视频,那就会优先保证屏幕和扬声器的能效比。
这三个功能实则凸显出一个关键之处,iPhone17Air为求特别轻薄而牺牲了电池容量,并且iOS26的优化更像是之后才采取的补救办法,苹果的意图很清晰,既然硬件难以兼顾,那就借助软件让“感觉续航”比“实际容量”更优这种“软硬共同协作”的弥补或许会成为未来小屏旗舰的标配逻辑。
选手机其实就像选车:有的人就喜欢大容量电池,图安稳;有的人就爱轻巧的,图舒适。
iOS26的这些功能,本质上就是给后者多了个选择的理由——续航不够,软件来弥补。
但问题来了:如果可以选,你是愿意iPhone17Air加厚0.5mm换大电池,还是保留轻薄机身用这些功能?
评论区聊聊,你心中的续航安全感,到底该由硬件还是软件来给?